為什么美國人總是執(zhí)著于同一間營地?
因為他們要的,
是回歸自然、回歸人群、
回歸先輩曾駐足歷練過的地方。
在營地教育觀念的背后,
是一個真實的美國。
今天我們帶來的是游美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Marco寫給家長和營員們的心里話。在他的講述中,我們將能夠看到千千萬萬的美國人,對待營地教育的普遍態(tài)度。
重返營地的營員們
在游美體驗營運營的過程中,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奇妙卻并不意外的現(xiàn)象:有些孩子會連續(xù)兩三次,甚至四次參加夏令營??赡軙性S多人對此感到疑惑:明明是差不多的活動,有必要去兩次嗎?
像我們的一些營員一樣,在我自己參加夏令營的時候,其實并沒有太多自己選擇的余地,是我的父母送我去的。
但是在那之后的每一個夏天,我都會跟我營地里的朋友們一起回到營地,如此持續(xù)了七年,直到我十六歲的那一年,因為那一年我找到了一份做救生員的暑期工。
美國的許多營地都叫做“傳統(tǒng)夏令營”,這么說并不是為了高大上,而是有其原因的,因為它真的代表著傳統(tǒng)。
在北美,許多營員的父母、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,都曾經與他們參加同一間夏令營。營員與先輩的身影在此重疊,營地的精神和內涵逐漸與家族文化融為一體,在此代代相傳。
營地,成了一個在同學、鄰居、家人之外陪伴孩子成長的群體。
看到這里您可能又會疑惑:那為什么中國的營員要重復參加同樣的夏令營呢?
因為對于今天的中國家庭來說,參加夏令營就是為了讓孩子去經歷新鮮的事物。
無論是西班牙的足球營,英國的英語學習之旅或者新罕布什爾的傳統(tǒng)美國夏令營,它們各有益處,每一項都是一次珍貴的體驗。
然而傳統(tǒng)夏令營所具備的一些特點是其他夏令營沒有的:群體認同、持續(xù)學習、易于融入。
加入一間營地,就意味著您的孩子將會加入到一個群體中,隨著時間流逝,這個群體間會產生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貴聯(lián)系。
在營地,孩子經歷過笑容和淚水,有歡樂也有競爭。這一群體一起經歷了同樣的文化和相同的人生旅程。
在這個世界上,只有您的孩子及其他營員會理解這一經歷,它很難用簡單的文字來描述。
那些除了滿天的繁星之外一無所有的黑夜,他或她第一次參與拔河的營地比賽的激情,還有那些安靜或瘋狂的時光,這些是您的營員孩子以及他們的群體所共享的經歷,這些只能被同行的每個人認同,他人永遠無法共享。然而只要孩子愿意,他就有資格讓這些經歷持續(xù)一個又一個夏天。
夏令營里有許多可供孩子選擇的活動,僅僅一個夏天是不可能都將它們都嘗試過來的。
例如一位叫Daniel Zhu的營員,他第一次是很不情愿去嘗試打鼓的,但等到他第三次參加的時候,他已經在緬因州的一個音樂廳里表演了。
在參與的過程中,營員們也會發(fā)掘一些他們喜歡的新技能或興趣。營地是一個持續(xù)學習的地方,它讓孩子學會什么是承諾,什么是責任。
我的童年與大多數(shù)中國孩子的經歷截然不同。
我的父母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引導我參加某些活動或運動,我嘗試過一些,然后從其中選擇了幾個并堅持了下來,后來他們變成了屬于我生命中的一部分。
我盡我所能地去學習我熱愛的一切,這個學習不僅僅只是一個三周的營期,而是持續(xù)了很多年。夏令營也是同樣的道理,對于有些人而言,參加夏令營可能是一個“體驗”,但對于有心人來說,這是一個隨著時間進展培養(yǎng)孩子們社交和實際技能的平臺。
最后我們要說的是時間成本與營員體驗。
剛到一個新的地方,孩子們都需要一個適應周期。陌生的人與環(huán)境,新的規(guī)則以及人與人之間新的相處模式。
熟悉這一切通常需要一周,有的人短一些,有的人則更長,無論如何,這都會耗費夏令營開始的一段時間。
但是那些返回營地的孩子們卻不會有這樣的擔憂。當他們到達營地的時候,迎接他們的是來自曾經同一群體的擁抱、稱贊和歡笑。他們完全了解規(guī)則,熟悉環(huán)境,知道應該如何與人相處,還能看到去年的老朋友們。這樣一來,就可以節(jié)省許多時間,而且這通常恰好是一段容易讓孩子感到不適的時間。
沒有適應期,孩子可以快速融入環(huán)境,專心學習他們想學習的知識與技能,從一開始就不會落后,不浪費任何時間。
對于像我和許許多多的北美家庭來說,夏令營是一個長期的經歷而非短時間的體驗。好的營地教育需要持續(xù)的培養(yǎng),也需要時間的沉淀。我已經說出了我的營地故事,也希望每一個游美的小營員,都能向大家說出屬于你的營地故事。
——Marco Damian Rey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