暢銷作家、心理學家瑪?shù)铝?萊文博士有著將近30年的臨床醫(yī)師、咨詢師和教育工作者的經(jīng)驗,她在研究青少年發(fā)展方面有著深刻見解,在美國頗負盛名。除了曾經(jīng)在電視節(jié)目如The Early Show 和 The Today Show上亮相外,她還參加過地區(qū)性、全國性電臺節(jié)目,例如The Diane Rhem Show和Forum。萊爾博士在2013年2月12日出席了美國露營協(xié)會(ACA)全國研討會,并發(fā)表講話。她和3個兒子都曾經(jīng)參加過露營活動。最近,萊爾在ACA接受專訪,提出營地在協(xié)調(diào)家庭關(guān)系、訓練員工、創(chuàng)造環(huán)境促進兒童成長成才等方面的重要性。

1、你提出了7個最重要的應對技能(智謀、熱情、創(chuàng)造性、好的工作準則、自控力、自尊和自我效能),你認為孩子通過營地經(jīng)歷最能收獲其中哪種技能呢?
其實,我覺得通過參加營地活動,孩子們能獲得以上所有這些技能。也就是說,它能讓我們提高適應能力,足以應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變化和失敗。面對一個將我們推至安逸地帶之外的新環(huán)境,我們都會被逼著學習應對技能。這就是營地所帶給孩子的,每天,營地會給孩子們布置新的任務、設(shè)計新的挑戰(zhàn)。
首先,我們最有可能想到的是智謀這一技能。在營地時,孩子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(huán)境,見到的是各種陌生人,而參加的也是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活動。媽媽不會再陪伴左右,而寬敞的營地也讓你無處可匿。每個孩子都必須自己思考如何應對各種社交挑戰(zhàn),解決問題,比如如何收拾行李或者安裝馬鞍。在這個過程中,你迎接挑戰(zhàn)并且成長了,受益匪淺。
接著,熱情也會被點燃。在營地中,有著特定的興趣愛好的孩子們齊聚一堂,他們或許平時在學業(yè)上較少得到稱贊,但在這里卻能獲得認可。例如,心靈手巧的孩子們能編一些精致的結(jié)繩,或者筑建一座漂亮的小城堡。因為有興趣,他們會感到興奮投入,而不會覺得無聊而沮喪。這會給他們中大多數(shù)人都帶來全新的感受。
營地生活還能幫助提高自尊。在營地中面臨著一系列的任務和挑戰(zhàn),它們都很有趣,也是可行性相當高的。這里我想向家長強調(diào)的是,自尊不是被給予的,而是靠自己贏得的。營地讓孩子們有機會去掌握新的事物——無論是劍術(shù),系索還是游泳,而這無疑提高了他們的自信。要知道,讓孩子們提高自尊的是能力和信心,而不是那些無意義的彩帶和獎杯——僅僅為了獎勵他們獲得了小成功甚至是出席了活動。
除此之外,還有另外一項技能:自我控制。 每個成員都必須遵守營地的規(guī)章制度, 否則在其他孩子們游泳的時候,你就只能在旁邊看著。你不能因為想家了就不停哭泣,不然就會被嘲笑“愛哭鬼”。營地活動是集體性的,空間是與營友共享的,所以你不能在宿舍里到處亂放鞋子衣服。
總的來說,營地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機會去檢驗自己是否能適應戶外生活,是否有能力應對各種情況,是否能和其他孩子友好相處,是否能解決問題,與他們團結(jié)合作。
2、營地怎樣能和家庭共同努力,幫助營員提高他們的社會情感技能?
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。對此我的回答可能會讓你們感到驚訝:幫助營員提高社會情感技能的方法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。這里我指的是他們的父母。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:父母很容易過度關(guān)注甚至干涉孩子的生活。我們通常認為這主要發(fā)生于校園里,但其實營地里也有這種現(xiàn)象。也正因此,我認為營地工作人員最好是能抽出點時間,向父母解釋,在營地里違背“禁止攜帶通訊工具”的規(guī)則,在泰迪熊背后開縫,給孩子偷藏手機是多么錯誤。
順便說一下,我并不覺得這樣的父母就是糟糕的。因為從沒讓孩子離開懷抱獨自生活,他們才會如此擔憂。這是一種令人恐慌的感覺。所以在某種程度上,營地對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種成長經(jīng)歷。父母也要意識到自己可能會面臨各種焦慮。當父母感到焦慮時,他們也需要一些應對技巧,就像教給孩子們的一樣:深呼吸,散散步,和指導老師溝通溝通。
無論如何,偶爾總有一些父母會干涉孩子的生活,比如當孩子和舍友發(fā)生矛盾時,有些父母會去干涉甚至妨礙孩子們?nèi)プ约航鉀Q問題。所以一開始就要讓父母知道,放手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,處理和舍友的關(guān)系意義重大。營地方面應該用一種溫和但堅定的方法告訴家長們這個道理,而這或許還會帶來一個靈光一閃的時刻,讓家長們突然受啟發(fā),影響他們教育方式的——不僅是參營期間,還包括未來。
在營地里,孩子們學會去依賴父母之外的其他長輩。我的三個兒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各自特定的能夠?qū)で髱椭娜?。這三個人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,而我也很高興能擁有他們。但現(xiàn)實中,許多父母都會覺得只有自己對孩子最好,其他人都辦不到,又或者擔心會因為這種模糊曖昧的關(guān)系受威脅。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依賴其他有能力的人實際上也很有益。只要想象下就能知道,一個孩子如果有榜樣相伴,并能多向他們學習,多和他們交流,那他在大學里肯定會比其他孩子表現(xiàn)得更出色。上了大學后,他能更自如地和指導老師或同學交流,而不會在面對難題時不知所措。

3、現(xiàn)在選擇這么豐富,你為什么會決定把孩子送去營地,而不是讓他們?nèi)⒓痈鞣N課外課程,暑期班或者其他多樣化的活動呢?
其實,我并沒想過送他們?nèi)⒓邮钇诎?。孩子跟大人一樣? 都需要休息,需要勞逸結(jié)合。而且我認為這很重要。學校有它的好處,但并不會教育孩子所有事情。孩子們需要空間和時間去學習那些對他們的未來意義深刻的技能。我住在硅谷附近,因此常常聽人們談論合作、創(chuàng)造力、解放思想、社會情感技巧在當今乃至未來都是相當重要的。
營地主要是促使孩子們學會為人處世,與不同背景的人相處、解決矛盾問題、放松自己收獲快樂,而這些在校園里往往都無法實現(xiàn)。它也提供機會讓孩子們?nèi)シ此?。孩子們常常忘記了要去反省自己,而這一點也引發(fā)了我極大探究興趣。如果我們無時無刻都面臨著高強度的課程和活動,怎么能發(fā)展一種自我意識,怎樣去發(fā)現(xiàn)自我,而不被生活中無法避免的挑戰(zhàn)所擊垮?這是辦不到的!
沒有其他地方比營地更能幫助獲取這些技能了,營地提供的是一個安全的、相對輕松的環(huán)境。我在營地中學會了游泳,而且最終成為了救生員并以此為生。參加營地活動時,我總是樂于學習新的事物,不會有測試的困擾,也不會有針對我表現(xiàn)的各種評判,有的只是從中獲取的歡樂。直至今天,我還堅持游泳。
我們很希望孩子們在學得技能和知識的同時能收獲快樂。對學習的投入程度是評估學業(yè)收獲的最好標尺。我們都希望孩子能熱愛學習,對學習感興趣,能從學習中獲得快樂,還能對學習滿懷期待。而我覺得,營地就是這樣一個能讓孩子投入學習的理想環(huán)境。
4、面對不同背景的學員,來自資源充足或資源不足群體的學員,營地的專業(yè)人士有沒有什么應對措施呢?
總的來說,孩子們需要的是一樣的東西。他們需要感覺自己受到關(guān)懷,背后有人支持著。他們需要在一個安全的環(huán)境中自我管理,又不受任何人打擾。他們需要知道每件事情的限度。他們需要支持。每個孩子都需要以上這些,而營地專業(yè)人士無疑能為他們提供。
但確實,達到以上目的的方法可能會有所差異。當面對那些對學習期望值高漲的孩子時,對他們來說學習比娛樂更重要,此時要專注于教會他們本領(lǐng),而不是怎么追求快樂。然而,當面對那些對學習期望值不高的孩子時,則要鼓勵他們,支持他們,表達對他們的期望。

5、輔導員教導孩子們同情心的最好方法是什么?
研究表明,幼兒和青少年通過觀察身邊的人獲得同情心。營地恰好提供這樣一個機會。學校里會教導同情心嗎?不一定。體育室里可能會有這樣的標語----“友善待人”或者“不要欺負他人”,但我們不會在標語中學得價值觀。在營地里,孩子們真真切切學到一些道理,而這意義非凡。
舉個例子,如果集體中的一個小孩受欺負了,輔導員會立刻召開會議,告知事情始末,教導孩子們善良、同情和正直等價值觀。營地每天的活動都會給輔導員創(chuàng)造無數(shù)機會,去給孩子講解合作和善良的好處。并且,由于指導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于父母的,他們能更好地詮釋道理,對孩子來說也更容易接受。我認為這是一種很簡單的形成良好價值觀的方法。觀察你欣賞的人,學習他們身上的品質(zhì)。
另外一個因素是能力。有一項很有趣的研究:什么能讓孩子覺得在課堂上受到了關(guān)注。我們都知道,所謂“關(guān)懷氛圍”是教育成就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許多研究表明,關(guān)懷學生的老師是至關(guān)重要的。但是最近有一項尚未得到較高認可的研究則表明,只要那個老師有能力,這一點就能成立。所以,做關(guān)懷的指導老師還不夠,你還必須做到優(yōu)秀。
6、有沒有一些行為準則來規(guī)范那些管理青少年營員的輔導員呢?
優(yōu)秀的青少年輔導員必須善于傾聽。我們都認為優(yōu)秀的營地指導老師要教會孩子各種事情,指導如何為人處世、怎樣做一個好人、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、怎樣成為優(yōu)秀的游泳者或者劍術(shù)者等。但是孩子們實際上一直被“教育”,被“告知”著,他們所缺乏的是別人的傾聽。大人們往往不會靜下心來走近孩子,去傾聽他們的心聲。而營地則為孩子們創(chuàng)造機會,讓他們能夠放下一切壓力,將內(nèi)心想法傾訴給那些愿意聆聽的人。
我有25年的心理學家經(jīng)驗,一直對孩子們說“我真希望父母能傾聽我的心聲”感觸良多。我覺得幾乎我遇到的每個孩子都說過這樣一句話。他們往往需要的是有人安靜的傾聽,而不是交談。所以我對營地輔導員的建議就是:做一個好的聆聽者。
優(yōu)秀的輔導員會留給營員足夠的空間,讓他們?nèi)ヅ囵B(yǎng)自我意識。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問題不是“你想上哪所大學”,而是“你更喜歡城市還是鄉(xiāng)村?你想進一所規(guī)模大的學校還是小的學校?”。這一類問題促使孩子們?nèi)シ此甲晕?,他們是怎樣的人,想要擁有怎樣的生活?
自我意識需要引導孩子自己去獲取,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。在學校里,孩子們經(jīng)常聽到這樣的評價:“你是一個優(yōu)秀學生,優(yōu)秀運動員”,或者“你真懶惰,完全沒有上進心……”這些無論積極或者消極,都是對孩子的判定。我覺得好的指導老師要避免對孩子做出判斷,而要多創(chuàng)造機會去指導他們,讓他們挖掘自我。

7、你如何看待營地的無電子設(shè)備的環(huán)境呢?
這要視情況而定吧。我覺得它能創(chuàng)造一個好的營地經(jīng)歷。但我不認為科技產(chǎn)品是有害的。我關(guān)心的是“電子設(shè)備在孩子生活中取代了什么?”如果它取代的是人際關(guān)系、興趣愛好、家人或者其他類似的有價值的事物,那它就是有害的。如果孩子對它產(chǎn)生了依賴,那它就是有害的。然而,如果它只是孩子一天中一小時的消遣,那我覺得并無大礙。或者孩子是因為熱愛電影制作、網(wǎng)絡編輯或攝影等有意義的愛好而花費幾個小時沉迷于電腦,那也是可以接受的。
科技只是一個工具——就如車庫里的鋸子。我覺得它是好是壞取決于孩子本身以及使用它的方式,還有對孩子的期望值。在營地里,如果你希望的是孩子能融入戶外活動,盡情奔跑,學會和其他孩子友好相處,而不是在臉書上多么精彩,那我認為無電子設(shè)備環(huán)境無疑是最好的。屏蔽誘惑,孩子們更能去專注于營地所提供的精彩活動和事物。他也更能發(fā)現(xiàn)營地生活將是一段豐富的、有價值的經(jīng)歷!